说谎、自欺与诚信教育的重建
发布时间: 2021-02-26 浏览次数: 10

摘要: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,说谎行为背后包藏着或善或恶两种目的指向。它不仅可以充当欺骗或有意误导等不道德目的的手段,而且能够充当自我保护乃至帮助他人等道德目的的手段;与此同时,它还可能充当恭维或讨好等非道德目的的手段。在社会生活中,它们大致对应以下三种说谎情形:一是文化领域中基于习俗要求的说谎;二是经济领域中基于利润要求的说谎;三是政治领域中基于权力要求的说谎。其中,基于习俗的说谎是人们普遍接受的非道德行为;基于利润的说谎则是人们普遍抵制的不道德行为;而基于权力的说谎则是有可能迫使人们走向自欺的不道德行为。近代以来,在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的冲击下,儒家建立在毋自欺基础之上的诚意修身传统,逐渐演变为一种舍弃诚意的信用概念。它在酿成习惯性说谎普遍性说谎乃至制度性说谎等历史遗存的同时,也催生了建立在自欺基础上的一种不健全的信用观念。为重建一种能有效避免人格自欺的诚信教育,需要切实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:首先,应该宽容说真话的人,营造一种说真话的道德氛围;其次,在说真话尚且得不到完全的制度保障的情况下,应当宽容那些迫于最基本的生存威胁的说谎行为,前提是必须警惕陷入自欺欺人的人格陷阱;最后,也是最根本的一点,培养人们追求事实的精神,增强人们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说谎的识别力。说谎_自欺与诚信教育的重建_王占魁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