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》课程的教学方法
为有效提升教学效果,各高校本着“学为主体,导为主线;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、素质提高并重”的原则,要求并着力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,摸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。
一、课堂讨论教学法
即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和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,由教师选择一些问题作为讨论题,学生预先准备,在课堂教学中留出部分时间进行讨论。这种方式实现了教学主客体的角色渗透,充分发挥了学生独立思考、分析、辨别问题的潜能。在深化学生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的同时,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,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,也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。
二、案例教学法
单纯的理论讲授难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。因此,恰当地运用一些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具体的、鲜活的事例进行讲解,可增加理论的现实性、生动性、可信性。在有些情况下,一个恰当的事例、一段精辟透彻的分析,可以胜过一堂理论讲授课。
三、情境教学法
情境教学,是指充分利用情境因素创设教学氛围,将学生置于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之中,使教学资源在特定情况下得以有效利用与发挥的教学活动。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不仅使教学活动处在理性的主导之下,而且还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,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中受到教育和启发。
四、问题教学法
问题教学法的出发点是:变传统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只是现成的“智慧果”的看法,而看作是“要解决的问题”;变传统教学中大学生是容纳“智慧果”的“知识容器”的认识,发自内心地把大学生看作是主动的“解决问题人”;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“往知识容器装‘智慧果’的人”,而认为教师为“创设‘问题’情境的人”,教学过程是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。
五、体验教学法
重视学中的“体验”,强调理论教学由单纯的理论(知识)的灌输与“牢记”,改变为让大学生置身于动态的“课堂的、虚拟(计算机模拟)的和社会生活的理论教育‘体验’”之中,使大学生在切身的“体验”中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,感受专业知识的作用。
六、网络教学法
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具有生动、形象、直观、教学立体化、信息容量大等特点,声像结合,情理结合,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,高深的道理通俗化,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枯燥的学习情景化,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,使理论教学生动多样,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高专业学习的效果。
七、多媒体教学法
为了增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视觉感应效果,增加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时间,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制作多媒体课件,从而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有效性。
八、多渠道考核法
为了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,建立有利于知识灵活运用、创新精神培养的考核体系,改革以往单一的重书本知识、课堂闭卷考试的方法,探索多种方法、多种途径的考试模式,将小论文、课外调研、课堂答辩、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引入课程考试,调动学生主动学习、积极思考的热情。
九、无领导小组讨论法
综合课堂讨论、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等形式,将一定数目的学生组成一组(8—10人),进行一小时左右时间的与工作有关问题的讨论,讨论过程中不指定谁是领导,也不指定受测者应坐的位置,让学生自行安排组织,评价者来观测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、口头表达能力,辩论的说服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。
十、综合考核法
根据“教中学”的理念,学生既是教学对象,又担当教学过程的参与者,通过学生撰写论文、学生互评论文、教师综合评定等环节,使学生经历一次完整的可以训练,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、教学能力。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”电子课件ppt\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概论.ppt